“催情水”“無色無味”“短暫失憶”
……
他們在短視頻評論區
引流攬客
結果“催情藥”是自來水
“三唑侖”變維C片
這一場荒誕詐騙犯罪
背后的不法賣家
竟是一群18歲出頭的年輕人
3名大學生
以自來水、維生素片、口香糖
為原料
炮制出一場橫跨數省的騙局
2024年8月,蔣某在短視頻平臺上一條涉“聽話水”的視頻下留言“真的假的”,很快就收到陌生人私信,對方發來一份名為2024爆款產品介紹的文件。在這份文件中,“催情水”“三唑侖”等被標注為爆款,用法用量、起效時間也都詳細列明,承諾保密發貨、貨到付款。
出于好奇,蔣某下了一單,幾天后收到兩個裝有無色無味液體的化妝品分裝瓶。“我試了一下,完全沒有效果,這才知道自己被騙了。”但蔣某自知自己的購買行為不妥,被騙后便沒再聯系賣方,也沒有報警。
2024年9月26日,湖南長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接到線索反映,長沙市望城區某學院附近疑似有人以快遞形式販賣毒品。經查,公安機關發現所謂的毒品是經過簡易包裝后的自來水、維生素片和口香糖,而賣家竟是就讀于該學院的三名大二學生。
“我們認為買這種東西的人知道自己的動機見不得光,不會報警的。”彼時,劉某剛剛年滿18周歲,達到了通過物流公司保密發貨的年齡,一番評估后他覺得此事風險小、收益大,是個不錯的商機。
劉某通過短視頻“自學”了一整套行騙流程,在宿舍搗鼓了幾個月后,引起室友向某的好奇,聽到可以掙錢,兩人一拍即合,又拉來室友伍某,想著一起把“生意”做大。
劉某負責統籌,向某和伍某則主要負責包裝發貨,三人分工有序,生意做得“有聲有色”。直至2024年9月案發,被公安機關認定的犯罪數額已達60余萬元。
“以三名大學生之力很難達到這樣的犯罪規模。”望城區人民檢察院接到線索后,立即依法介入。檢察官在閱卷時發現疑點:三名大學生在短期內完成數十萬元交易,快遞單顯示發貨地址卻涉及多省。
該院向公安機關提出引導偵查意見:固定微信聊天記錄、交易流水等電子證據,重點篩查“引流—接單—發貨”的資金流向;梳理快遞面單信息,反向追蹤上游人員。
經查,偵查人員在劉某手機里發現其與胡某的長期聯系記錄。胡某團伙專門在短視頻平臺用“液體”“白色藥片”等隱晦詞匯引流,將客戶“甩單”給劉某等多個“發貨點”。隨后,胡某等7名上游人員(均另案處理)在海南、廣東等地相繼落網。
2025年3月,案件被移送至望城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。檢察機關認為,劉某等人主觀上具有詐騙故意,客觀上通過虛構藥效、偽造產品介紹騙取財物,遂以涉嫌詐騙罪提起公訴。
經法院審理,6月16日,劉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二個月,并處罰金20.3萬元;向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,并處罰金7萬元;伍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,緩刑四年,并處罰金5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