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.規范行為習慣,預防意外發生
校園是孩子們學習求知、結交伙伴的樂園,營造安全的校園環境至關重要。要嚴禁攜帶刀具、棍棒、打火機等存在潛在危險的物品進入校園,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;上下樓梯、通行樓道要靠右慢行、不推擠;在食堂、禮堂等場所不擁擠,講究秩序,避免踩踏。要教育孩子與同學友好相處,學會包容理解,不參與打架斗毆,不欺凌弱小。若遭遇校園欺凌,要告訴孩子勇敢向老師或家長尋求幫助,切勿獨自承受。
02.嚴守交通規則,保障出行平安
上下學路途是孩子們每日的“必經之路”,交通安全教育必須時刻銘記于心。要反復叮囑孩子嚴格遵守交通規則,過馬路務必走斑馬線、天橋或地下通道,堅決不闖紅燈,不隨意翻越道路護欄;乘坐公共交通要遵守秩序,在車上時要坐穩扶好,不能擅自將胳膊、頭等部位伸出窗外,讓每一次出行都平安順遂。未滿12周歲不能騎自行車上路,未滿16周歲不能騎電動車上路。
03.牢記防溺知識,規避溺水風險
要明確告訴孩子遵守防溺水“六不準”:不私自下水游泳,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,不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,不到無安全設施、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,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,不擅自下水施救。同時,要教會孩子如遇他人溺水,要先大聲呼救吸引周圍人注意,同時迅速撥打110報警電話和120急救電話,切勿盲目手拉手救援,避免造成更多傷亡。
04.樹立安全意識,謹防網絡詐騙
要加強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監管與引導,合理控制使用時間,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用網習慣,避免因沉迷網絡或游戲影響學習與身心健康。同時,要叮囑孩子不輕易相信網絡陌生消息,不隨意添加陌生好友,不與陌生人開啟屏幕共享;對驗證碼、銀行卡密碼、支付密碼等敏感信息要嚴格保密,絕不向他人透露;遇到陌生人要求轉賬、匯款時,堅決做到不聽、不信、不轉賬,并第一時間告知家長,防止遭受網絡詐騙。
05.掌握消防知識,杜絕安全隱患
不攜帶火種、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校園。無人教室的電器、照明開關保持關閉,發現教室中的設備出現異常要及時向老師報告。在宿舍不得使用明火,嚴禁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,嚴禁私拉亂接電線,離開宿舍時要關閉用電設備并切斷所有電源,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;要教育學生嚴格遵守實驗室安全操作規范,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實驗室設備,使用儀器設備前認真檢查電源、管線、火源輔助儀器設備等情況,同時還要掌握消防自救知識。
06.養成良好習慣,擁有健康體魄
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,做到飯前便后勤洗手,防止病從口入;不偏食挑食,不暴飲暴食,不喝生水,不吃不潔食物,不吃過期或變質食品,少吃高鹽、高糖、油炸、熏制食品;不買校園周邊、街頭巷尾的“三無”食品,在校生病或身體不適要及時告訴老師和家長;選擇安全運動項目,堅持適當體育鍛煉,保持充沛精力。
07.完善應急預案,提升應急能力
要將安全教育、應急演練作為“開學第一課”的重要內容,有針對性地開展防洪水、防泥石流、防火、防雷、防震等演練,對演練的準備、過程和結果進行評估總結,及時補齊短板,全面提升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。同時,要關注學校人防、物防、技防的系統有效性,推動完善安全管理制度,強化校園周邊綜合治理,密切家校溝通協作,共同營造安全、和諧、溫馨的開學氛圍與環境,確保每一位師生都能平安順利開啟新學期的學習和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