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5日,湖北省教育廳發布《關于擬申報高校設置事項的公示》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》《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》《教育部關于“十四五”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》等有關規定,經評議,現對擬向教育部申報設置“網絡空間安全學院”事項予以公示。
這預示著我國第一所以網絡空間安全命名的高校要來了。

圖源:湖北省教育廳
根據公示信息,學校位于武漢市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,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,是一所新建普通本科高校。
武漢作為“中國網谷”,全國網絡安全50強企業一半都在武漢落戶,武漢同時也是國內唯一的“網絡安全學院+創新產業谷”基地,聚集著網絡安全領域的尖端人才,創建一所網絡空間安全大學,這也與武漢作為“中國網谷”的核心產業布局和人才培養需求相適應。
據此前媒體報道,2025年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時,報告特別提到,打造人才集聚高地,籌建武漢網絡安全大學。
2025年2月,武漢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布武漢信息網絡學院(武漢網絡安全大學,暫定名)綜合建設項目招標公告登記。
其中提到,為落實《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發展綱要》《關于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》等文件精神,新建武漢信息網絡學院(武漢網絡安全大學,暫定名)。
圖源:武漢公共資源交易平臺
項目工程地點在武漢市東西湖區杜公湖以南、東流港以北、臨空港大道以東、杜公湖路以西。項目總占地面積為1117畝,總建筑面積49萬㎡,一期工程擬建設23萬㎡,包括教學樓,建筑面積約10.5萬㎡,行政樓,建筑面積約1.5萬㎡,配套建設圖書館、體育館、學生宿舍、食堂等附屬設施11萬㎡。
經梳理,“籌建武漢網絡安全大學”已連續兩年寫入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。
去年初,2024年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,“推進市屬高校高質量發展,籌建武漢網絡安全大學”。同年8月,《武漢市支持市屬高校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》下發,進一步明確要高標準啟動建設新型高水平應用型網絡安全大學,在東西湖區推動網絡安全大學新校區建設,為學校高水平建設創造有利條件。
實際上,早在2016年,全國首個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(下稱“網安基地”)就落地武漢東西湖區,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武漢網絡安全大學新校區所在地。
目前,網安基地已有武漢大學、華中科技大學兩所“雙一流”高校入駐辦學,匯聚華為、新華三、天融信
根據規劃,武漢將全力推動網安大學建設,打造中國網絡安全人才的“黃埔軍校”。同時,要打造產業發展的“熱帶雨林”,到2025年網安基地實現全國百強網安企業入駐率超70%,帶動集聚網絡安全上下游企業300家以上。
網絡安全作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,涉及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,相關人才需求大,素質要求高。據2024年9月11日發布的《2024年網絡安全產業人才發展報告》顯示,到2025年我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800億元,到2027年網絡安全人員缺口將達327萬。當前,中小型企業普遍進入數字化轉型階段,網絡安全業務處于成長期,網絡安全人才需求相對更加旺盛。
在企業招聘方面,網絡安全運營招聘職位數占比最高,達到29.4%。其次是網絡安全建設、數據安全等,相比往年,數據安全人才的招聘需求呈現出“崗位多要求高”的特點。此外,通信網絡設備、運營商增值服務、汽車制造等行業,也對網絡安全人才有較大需求。
報告顯示,目前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加快,截至2024年6月,我國已有626所高校開設網絡空間安全相關專業(有些叫網絡安全,有些叫信息安全,還有些叫網絡空間安全等等),網絡安全專業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逐漸占據重要位置。
網絡安全有很多分支方向,就業領域廣泛,且薪資收入可觀。畢業后可從事網絡產品研發、安全運維、安全售后、滲透測試、安全規劃、安全管理、安全服務、代碼審計等相關工作。
目前我國信息安全相關人才稀缺,國家安全部門、政府機關、銀行、金融、證券、通信等企事業單位對該專業人才都有需求,高技術人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。
